服务项目
01 空域规划与飞行程序设计
空域规划是指为达到预定的空域建设和管理目标而进行的空域资源配置和总体筹划。空域规划的目的是有效利用空域资源,理顺空中交通流量,减少管制员工作负荷,增大空中交通容量。
飞行程序是指为航空器在机场区域运行所规定的、按顺序进行的一系列机动飞行的要求,如飞行区域、航迹、高度、速度的规定和限制等,一般包括起飞离场程序、进场程序、进近程序、复飞程序和等待程序等。
公司完成了多个各种类型机场的空域规划与飞行程序设计工作,满足了机场建设和发展不同阶段的需要,保证了机场的运行安全,减少了管制运行矛盾,提高了航空公司经济性,提升了机场运行容量、效率和品质。
02 容量评估与模拟仿真
03 航行新技术
-
连续下降运行(CDO)与连续爬升运行(CCO),是在空域与飞行程序优化设计基础上,结合适宜的空中交通管制措施与飞行操作方法等实现的一种运行。其中,CDO 运行期间,进场航空器在到达最后进近定位点/最后进近点之前,可尽量延长高高度停留时间,在下降顶点(TOD)之后利用最小发动机推力尽量以一种低阻力构型进行连续下降;CCO 运行期间,离场航空器可利用最佳爬升发动机推力,尽量不受限制地连续爬升,直至到达巡航高度。实施CDO 与CCO 运行有利于提高机场飞行品质,提升旅客舒适度,实现节能减排。
公司项目案例:广州白云机场CCO/CDO飞行程序设计,结合广州白云机场运行现状,选取适宜实施CCO/CDO运行的终端区进出点,设计CCO/CDO程序,提高了航班运行经济性。
广州机场CCO、CDO运行程序
-
目视进近是航空器实施进近的一种重要方式,它是航空器在目视气象条件下,通过特定方式完成着陆的一种进近方法。目视间隔是空中交通管制部门提供空中交通间隔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以目视能见为手段,面向特定空域内所有航空器的间隔标准。目视间隔和进近是国际上广为应用的成熟技术,是对现有间隔服务和进近方式的有效补充,是进一步提升繁忙机场和空域容量的有效方法。设计基于航图的目视进近程序供飞行员沿特殊的路径和高度进行目视进近,可以实现避开噪音敏感区域、减轻管制员工作负荷、有效提高机场空域使用效率。
公司项目案例:深圳宝安机场实施目视运行和目视间隔研究,借鉴国外指定航迹目视进近运行规章,设计深圳宝安机场指定航迹目视进近程序,减少航班飞行距离,加速飞行流量,提高运行效率。
深圳机场实施目视运行/目视间隔研究
04 飞机性能分析
飞机性能分析主要是依据机场建设定位、规划使用机型、规划航线等条件,分析飞机的性能,设计起飞一发失效应急程序,为新建、改扩建机场提供飞机性能分析咨询服务。主要包括,跑道长度分析、起飞限重分析、着陆与复飞分析、沿标准仪表离场程序一发失效越障分析、起飞一发失效应急程序设计等,决策机场的跑道建设和净空控制要求,以保证航空公司在机场的运行效益。
公司项目案例:郑州新郑机场总体规划修编飞机性能分析。通过计算、分析和评估,提出相应的障碍物处理需求,得出拟飞机型在终端规模下五条跑道所需跑道长度、相应的起飞重量、航线载运率等。
05 机场净空管理
-
机场航行服务程序净空一体化区域图,简称“一体化图”,是在综合考虑机场障碍物限制面及外水平面、目视助航灯光系统、民航无线电台站电磁环境保护(无干扰源部分)、管制运行、航空器起飞性能、飞行程序、机场运行标准等各项控制要求,对各种控制因素的限制面进行融合之后得到的综合净空保护控制图,是对机场净空障碍物评价体系的事前管理,对于地方政府项目审批部门,能够实现地方规划和机场净空保护高度控制多规合一,极大提高规划审批的效率。
公司项目案例:常德、惠州、张家界、怀化、永州、梅县、北海、揭阳、梧州、襄阳、玉林等11个机场的航行服务程序净空一体化区域图制作,并研发出了净空一体化区域图客户端及设计端,不仅为机场运行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净空管控,也简单便捷地方政府等非民航专业人士有效使用净空图,提升了涉及机场净空的地方规划审批效率。
-
航空限高评估与咨询分析主要是通过对构/建筑物在区域内的机场的飞行程序、飞机性能、导航监视设施、管制运行等多方面进行全面评估,论证建/构筑物拟建高度是否存在影响,该项工作不仅是保证机场运行和航空器安全飞行的必要手段,同时也能够保证飞行安全的同时兼顾地方经济发展,实现机场运行安全与城市发展的和谐共赢。
根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十四《机场》和《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中相关规定,“新物体或现有物体的扩展应不允许高出锥形面或内水平面,除非有关当局认为该物体会被一个已经存在的不能移动的物体所遮蔽”。判断拟建的建/构筑物能否被遮蔽主要是分析其是否符合遮蔽原则,须专门制定航行遮蔽分析方案,并根据遮蔽分析结果对机场飞行程序、飞机性能、导航监视设施、灯光设施等因素进行航行检查,确保飞行安全。
公司项目案例:襄阳东津世纪城项目。通过对项目进行评估分析,在保障民航运行安全的前提下,满足项目高度需求,为项目争取较高建设高度。